党员干部要成为普通话推广“排头兵”

2025-9-16 09:55| 发布者:mlxcqadmin| 查看:35| 评论:0|原作者: 何乐|来自: 三台县北坝镇人民政府

摘要:“推广普通话,是党员干书同文、语同音”,是国家统一、民族团结的文化根基。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,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,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。经国务院批准,自1998年起,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 ...
 “推广普通话,是党员干书同文、语同音”,是国家统一、民族团结的文化根基。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,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,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。经国务院批准,自1998年起,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。今年第28届推普周活动以“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,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为主题,多部门将开展全国性宣传活动。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,应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投身到普通话推广工作中,成为推广普通话的“排头兵”。

推广普通话,是履职尽责的需要。在新时代,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地区间、行业间的交流日益频繁,工作中涉及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。党员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服务群众的直接责任人,倘若在工作中使用方言,就可能造成沟通障碍,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。相反,熟练使用普通话,能够使沟通更加顺畅、准确,让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得以有效传达和落实,切实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。

推广普通话,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需要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普通话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明。通过推广普通话,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。党员干部带头推广普通话,能够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,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推广普通话,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各民族语言文化丰富多彩。普通话作为各民族交流的共同语言,能够消除语言隔阂,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。党员干部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,能够与各民族群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,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,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推广普通话,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时刻使用普通话,做到言行一致,为身边的人树立榜样。积极参与普通话培训和学习活动,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,力求发音标准、表达流畅。主动在家庭、社区、单位等场所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,引导身边的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。可以组织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,如举办普通话演讲比赛、朗诵会等,激发大家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。利用新媒体平台,传播普通话知识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,扩大普通话的影响力。

推广普通话,党员干部要因地制宜。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,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群众需求,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,要注重与当地民族语言相结合,做到双语并用,既尊重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化,又积极推广普通话。对于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,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辅导,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普通话。

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,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,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、用普通话的良好风尚,为推动文化繁荣、促进民族团结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